本期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權威標志煤種價格體系核心視點:本報告期,“CCTD秦皇島動力煤價格”整體回調;“CCTD廣州港進口煤價格”小幅上漲;“CCTD唐山煉焦煤價格”持續平穩運行;“CCTD徐州無煙煤價格”繼續穩中趨升。
一、“CCTD秦皇島動力煤價格”情況
本報告期(10月17日至10月23日,下同),“CCTD秦皇島動力煤價格”所采集環渤海地區三種動力煤的周度綜合價格和現貨價格整體回調(見表一)。其中,“CCTD 5500綜合”和“CCTD 5000綜合”的周度均價分別報收于577元/噸和524元/噸,分別比10月16日發布的價格下降了3元/噸和2元/噸;“CCTD 5500現貨”和“CCTD5000現貨”的周度均價分別報收于604元/噸和549元/噸,分別比10月16日發布的價格下降了8元/噸和6元/噸。
從“CCTD環渤海動力煤現貨參考價”發布的日度價格運行情況看(見圖一),本報告期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連續回落。

分析認為,在核心產地煤炭產量釋放、電煤消費受到抑制的背景下,在動力煤期貨價格走低的引領下,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情緒有所轉差,促使本報告期現貨動力煤價格出現回調;與此同時,短期內支撐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的因素繼依然存在。影響本報告期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運行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水電及新能源發電繼續抑制火電生產及電煤需求。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發電量540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其中,9月份發電量63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增速比上月回落1.5個百分點;具體看,與8月份相比,火電同比增速僅為0.2%,回落了6.0個百分點;水電同比增速達到22.8%,加快了13.9個百分點,水電以及新能源發電量對火電產量及其電煤消費的抑制作用十分突出。
“CCTD沿海八省電煤供耗存數據”中,10月1~22日沿海地區八個主要省份發電企業的電煤平均日耗同比大幅下降了22.5%,這或表明,進入10月份之后,水電以及新能源發電量對火電產量及其電煤消費的抑制作用仍然明顯,導致下游地區發電企業的動力煤采購需求減少、采購熱情不高,對北方港口現貨煤價走勢帶來消極影響。
第二,內蒙古自治區保供努力的效果持續顯現。進入10月份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各項增產保供措施逐步落地,煤炭產量明顯增加。來自官方的最新消息,該自治區的煤炭產量已經由10月2日的177.5萬噸增加至10月18日的290萬噸,期間最多的一天還曾經達到309萬噸,已經明顯高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1~9月份該自治區260.1萬噸的日均煤炭產量。鑒于后期該自治區的煤炭產量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繼續制約北方港口現貨煤價的看漲欲望。
第三,發運和接卸港口的動力煤庫存繼續走低。近期北方發運港口和下游地區中轉接卸港口的動力煤庫存普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冬季動力煤消費高峰即將來臨之際,而且面對可能出現的“寒冬”需求,繼續對北方港口的現貨動力煤價格形成支撐。具體看,一方面,近期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的動力煤庫存整體上處于下降態勢(見圖二),10月22日的庫存量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了24.7%,而且已經降至近三年來同期最低水平;另一方面,數據表明,近期沿海沿江地區重點接卸和中轉港口的動力煤庫存也處于持續走低態勢,庫存量比去年同期降幅也接近了19%。

第四,續增煤炭進口指標仍無下文。盡管不斷傳聞,進口動力煤重點消費地區的廣東、廣西和福建地區將在近期得到新增煤炭進口指標,但是到目前為止,從各個渠道反饋的信息看,除了東北地區之外,其它地區對進口煤炭的限制措施未見松動,甚至傳聞近期部分海關繼續收緊進口煤炭通關;隨著時間的推移,考慮到動力煤采購和進口周期較長的特點,即使后期進口動力煤指標可能有所松動,其對內貿動力煤需求和價格的沖擊力也將趨弱,對近期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造成的負面情緒也有所淡化。
二、“CCTD廣州港進口煤價格”情況
本報告期(見表二)“CCTD廣州港進口煤價格”所采集的各種熱值進口動力煤的交易價格小幅上漲,其中5500大卡和5000大卡的進口動力煤價格分別比10月16日上漲了4元/噸和3元/噸。
三、“CCTD唐山煉焦煤價格”情況
本報告期(見表三),CCTD唐山主焦煤和CCTD唐山肥煤的價格分別報收于1400元/噸和1405元/噸,均繼續與10月16日發布的價格持平。
四、“CCTD徐州無煙煤價格”情況
本報告期(見表四),CCTD徐州無煙末煤報收于730元/噸,與10月16日發布的價格持平;徐州無煙噴吹煤報收于830元/噸,比10月16日發布的價格上漲了30元/噸。